53541719_2357356934282635_7364082030151204864_n.jpg

情緒勒索

每個人都可能是他人人生中的勒索者,容或是被勒索者。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像書裡講的那樣,華人社會似乎特別容易產生這樣的惡性關係?好像親子間、婆媳間、上司下屬間、戀人間,都有可能發生。
-
不知不覺中,自身的存在不在屬於自己的,而是理所當然為了取樂滿足於某人而活。把所有的人生都掏給你了,對方卻未必覺得滿足,理所當然認為這是應該的,而且還不夠呢。
-
個人深深覺得華人社會裡,親子間的情緒勒索,應該是最多的,從小時候就開始了,父母總會對孩子說:「我為了你,多麼辛苦努力工作,你應該不可以輸給其他的孩子才對啊」,然後質疑著孩子,怎麼會這麼不聽話?起初,孩子們只是單純的想要讓自己最重要的雙親感到開心,而有所努力著,只是慢慢的這卻變成了理所當然,一旦做不到,出現了異聲,就好像犯了千萬罪,看著露出難過表情的父母,先是自責,再去勉強自己一回,一旦勉強了,就必須要永無天日了。
-
相反的,孩子長大成年後,父母逐漸老去了,卻也開始另外一種的勒索,『為你著想』,這句魔咒可能永遠都在出現:工作上的選擇、一生的伴侶、孫子未來的教育,一切的一切,無法抵抗。更慘的是,也許父母開始有了病況,抱病訴說著,當初要不是因為要努力養你,我也不會這個樣子,就像是怕被拋棄那樣,不斷的加深『罪惡感』,這正是情緒勒索的起源
-
其實我家裡也有個情緒勒索的達人,所以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大概已經了解到會是這麼樣的模式了,家中那一位因為生病,造成不良於行,於是他把所有的怨恨跟恐慌,化成了繩子想要套住所有人,有意無意間透露著悲傷跟可憐,告知家人,都是因為你們沒有用心照顧他,害他生病了,變成全世界最孤單的人,而且到現在竟然都不願意配合尊重他。
-
在還沒看過這本書之前,我已經因為長期抗戰,所以已經累積了不少抗體(?),我覺得就像書裡講的那樣,不要產生都是自己錯的罪惡感,我會告訴自己重要的家人,你生病了,我也很難過,但是那真的不是我害你的,我可以幫你在有限的範圍內,但那不是什麼都可以,我也有我自己必須要忙跟專注的事情。
-

希望大家都可以成為不會勒索別人的人,也希望如果你還在自責,能夠多想想自己。
-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貓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