勇闖修道院15天
-
這應該是我看過最妙的一本追求靈性、修道之書了,正確說起來這是一位世界百萬級企業家的臨時休閒,兼順便賺點錢、發大財的記錄。
-
先讓談談作者經歷吧,他是個斜槓之王:是個企業家、慈善家、前饒舌歌手、超級馬拉松玩家、NBA亞特蘭大老鷹隊的老闆。對他來講人生就是要突發奇想、接受各種挑戰,所以他的上一本書是邀請海豹隊員來家裡住一個月,跟著他們一起作息訓練,之後再把這段體驗化為文字出版。
-
像他這樣的企業家,總是忙忙碌碌,某天被人提問著:多久沒有靜下來了?作者思忖著,確實每一天都在交際人生,也許該來段所謂的「成人暫定時間」,鍛煉一下心性了。但生意人就算休息放鬆,也不可能讓自己完全沒有搞頭的。
他的求道三步驟,實在會嘆為觀止,完全很懂得包裝跟宣傳呢。
首先,心靈求道的第一步應該是什麼呢?也許一般人是先關掉手機、遠離光害,洗滌一下心理吧。錯了,那樣很無趣,無法吸引人了。
-
第一步是「先打電話給出版社」。記得在那之前先上網找一位高僧照片,將其照片傳給出版社,暗示著自己下一波的行動,果然馬上贏得編輯的邀書,跟告知著作者會幫他找到最適合的修行處。
-
第二步:「在IG上發佈,自己即將來段靈性之旅」,然後詢問有沒有人可以介紹探究自我的書嗎。留言立刻蜂擁而至,開始有些人懷疑、有些人相信,最重要的是討論聲。
-
第三步:「要讓自己表現像個求道者」,把頭髮理光光,然後在前去修道院的路上,不小心自拍一下,手滑打個卡,即時訊息告知著,各位觀眾有好戲看了。
-
不出所料的湧入更多關注跟互動,人們都在等著他回來的故事。有誰能夠想像到只是去閉關修行兩個禮拜,所有人都在引頸期盼歸來呢?
-
這時候在刻意製造出一個無傷大雅的玩笑就更完美了。就譬如說書封上所寫的:「原本以為自己要去寺廟修行,先把頭髮理了,才發現原來要去的是深山的修道院,不僅宗教不對,而且那裡的傳教士們全都有著頭髮呢」。
-
這招真的很厲害,也讓人期待後續,只是人算不如天算,作者原本以為可以跟上一本書一樣,在體驗過程中得到很多可寫的事,卻發現事與願違,傳教士的生活真的很單調,朝朝暮暮都在約束管教自我,唸著祈禱詞,又或者是專心只做一件工作。
-
在那裡沒有人會特別打理或吹捧著作者,就算他無意透露著自己擁有美國職籃最棒的球隊之一,也毫無作用,甚至沒有人知道那是什麼,他這時才發現自己來到多麼不得了的地方。然後這裡的修道士似乎也只是把作者的到來當作訓練心性的一環,也許是神的旨意讓他們相遇了,如此了話自然會問著作者,來到這裡的意義,跟現在是否快樂呢。
-
可惜的是…作者終究是在金錢裡打滾的人,他無法放鬆與人促膝長談,也無法老實說著「我其實是來寫書的」。對他而言,這裡的修道者們很不可思議,他們不浪費時間、卻又花時間在靜坐上,每個人都很擅長跟自己獨處,又能夠專注一次只做一件事,擁有超級斜槓人生的他來說,這是無法了解的事情,甚至讓自己第一個禮拜就想逃跑了。
-
修道士們靠著訓練狗兒維生,那個作息環境下,訓練出來的全是嚴謹又有教養的狗兒。作者立刻覺得這是一個商機,然而當他提出可以幫忙壯大生意時,他卻又吃了一個溫柔的癟。
在這兩個禮拜他中遇到的全是生命中未曾遇過的類型,只是時間結束後,除了爆瘦七公斤外,是否在心靈上增加些什麼呢?這就不得而知了,能夠記住的是他在結尾埋下了伏筆,預告著觀眾下一次人生想要挑戰的事項,以及第一本書即將要拍成電影了。
-
我想有錢人的生活,往往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吧?實在太妙了,只是我覺得這是大觀園,而不是修身養性吶。
-
- Aug 07 Fri 2020 16:00
嚼書 - 勇闖修道院15天 (傑西伊茨勒)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