惡人的美學.浮世繪
-
「浮世」意指人們所生活在此的現世、人世間的生活百態,在塵俗人間的漂浮不定,衍伸為一種享樂的人生態度,可以盡顯於浮世繪裡歡樂榮景的華麗刻劃。
-
浮世繪(うきよえ)也是最具有日本風格的藝術品,以18、19世紀的江戶為中心的全盛時期,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、風景、和戲劇。浮世繪也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(錦繪),一直覺得這用色很有氛圍,沒有鮮明的光影彩度,乾淨的顏色下描繪的是百姓的生活,人物特徵更是一絕,白淨的臉龐配上揚的眼角,總帶著戲劇味。
-
由於浮世繪並不是給貴族欣賞的娛樂,而是每個人都可以享受的平民藝術,所以有很多的遊玩風景,我想應該很多人都對葛飾北齋的海浪景很有印象,那是神奈川沖浪裏《冨嶽三十六景》之一,只是這一本書並不介紹風景繪,而是以戲劇繪為主,正確來說是日本戲劇上的『惡人們』。
-
那些大抵是歌舞伎特別愛演出的橋段,徹徹底底的惡人、行俠仗義的浪人、雖是惡女卻敢愛敢狠、邪惡狡猾的影法師,全是那種讓人又愛又狠的反派角色。
-
我覺得這本應該算是繪冊,介紹了每張浮世繪的來源,有很多取材於真正的歷史,像是平家的衰落、平清盛對源氏子孫們的流放處刑、明智光秀的本能寺之變,也許要喜歡日本歷史看了才不會無聊吧,然後我發現這些畫作意外的血淋淋,酷吏極刑都很直接畫出來了,滿滿的紅色、斷手斷腳、血流成海,讓人聯想到「地獄繪圖」。
-
像是著名的大惡人-石川五右衛門,他最後是被處以「釜煎」(油鍋烹煮)之刑。有張畫就是他被釜煎時的痛苦表情,雙手還高舉著自己的兒子,不要讓油火濺到。那構圖跟用色實在很像台灣廟宇有時候會出現的勸世畫,但那似乎也有種再惡之人最終也都有愛的感覺吧。
-
另外這本書還給惡人評分邪惡度,我也覺得蠻妙的,不知道到底評分標準是什麼?也許是依當時歌舞伎町惡役們的演出深刻度吧。
-
說到歌舞伎,我比較知道的應該是《三人吉三》,三個盜賊都叫做吉三;和尚吉三、少爺吉三、小姐吉三,是部因果報應的作品,最終是三個人的悲劇,因為角色很鮮明,漫畫也常看到這橋段,之前聽日本廣播也有聽到太宰治因為小時候很喜歡三人吉三,所以奶娘都叫他吉三。不知不覺就對這部戲特別有印象了,而這三個惡人果然不出所料的出現了一堆相關的浮世繪畫作。
-
最後順手附一下最經典的浮世繪人物畫作,第一張圖應該大家都看過,那個表情神韻實在很有趣,每次我都覺得浮世繪的人物眼神很特別,會有點看太開,然後給人一種表情很用力的感覺,這張的手姿勢更是經典,乍看之下以為手很小呢。
繪者:東洲齋寫樂
時間:寬政六年(1794年)
形制:大判錦繪
惡人度:★★★☆☆
-
第二張是封面照,雖說是惡女,卻是為了替家人報仇,惡與善其實沒有很絕對。
繪者:月岡芳年
時間:明治19年(1886年)
形制:大判錦繪二枚續
惡人度:★★★☆☆
《新撰東錦繪 鬼神於松四郎三郎殺害圖》
-
-
#reading #bookstagram #dailyreading #閱讀 #看書 #書蟲 #讀書帳 #圖書館
#惡人的美學 #浮世繪 #江戸の悪 #渡邊晃